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head.png

市场建设

当前位置:业务工作 > 市场建设

推荐区内外典型电商扶贫案例供借鉴与学习——科右前旗电商大学生返乡创业带贫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18-09-27 文章来自:锡林郭勒盟商务局

   案例一:单坤勇,1987年生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后在北京从事互联网行业工作。

  工作期间,身边的同事都为一个共同的问题发愁,那就是有吃不到健康的食品,也找不到绿色有机无公害的农产品。而内蒙古是公认的优质绿色食品产地,要是能把老家的绿色有机无公害的农产品配送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不仅解决了在大城市吃不到健康食品的难题,而且还能将老家的农产品推销到全国各地。返乡创业的萌芽在单坤勇的心里慢慢的生长。

  2015年5月,单坤勇决定返乡创业,成立了云下生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他选择了投入低、见效快的淘宝平台,开设网店“六间房农货铺”,以定制的优质蜂蜜为切入点,陆续寻找本村其它农产品,推向全国。

  目前,单坤勇的工作团队有6人,各自担任淘宝运营、客服、品控、自媒体运营、打包发货等。现已持有商标分别是:云下生活、恋花、驯鹿、柳树川、云下牧歌等。他与有生产资质的企业合作,产品定制及严格把控品质,把兴安盟产品通过网络售向全国。同时他与本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合作,销售贫困户自种自产的杂粮杂豆,小米藜麦等谷物,拓宽销售渠道,促进贫困人口增收。2017年销售额达400余万元,日均发件量50件以上,同时每年以翻倍的速度增长,为扩大规模,2018年初在北京又成功招募100万元天使投资。未来准备通过微博及公众号等自媒体忠实粉丝衍生旅游等产业。

  案例二:高广东,科尔沁镇柳树川村凤羽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13年返乡创办科右前旗凤羽桐种植专业合作社,他整合本村资源,组建农业园区,开展大棚种植草莓、香瓜、油桃等水果在网上反季销售,发展采摘,打造观光休闲农业。

  在创业的过程中还心系本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与本村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帮扶。他没有盲目的教贫困户种植瓜果,而是将贫困户进行分类,按照有无劳动能力有针对性的进行帮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纳入园区以每天70元钱进行工作,月增收入2100元。将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家里有无劳动能力人需要照顾的贫困户,针对这类有劳动能力但无固定劳动时间的贫困户,他在园区82栋大棚中拿出2栋无偿给贫困户种植,设置“扶贫香瓜棚”

  “扶贫草莓棚”,无偿提供瓜苗,请老师讲解种植技术,待瓜果成熟后,通过淘宝、微信等电商平台销售出去,受益归贫困户所有。另一类是无劳动能力,种植不了大棚的,他帮助这类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在淘宝“蒙能放心食品”网店上销售庭院经济作物,如:小笨鸡、笨鸡蛋、猪肉等等,促进贫困户增收。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