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电商扶贫是扶贫开发方式的重大创新。精准脱贫战略实施以来,我县各项脱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羊驼绒服装行业更为可观。为了更好的推进精准脱贫,积极响应国家、县委、县政府的号召,蒙驼王公司率先开展电商扶贫。
一、企业简介
内蒙古蒙驼王服饰成立于2011年,前身为个体工商户。2014年注册内蒙古蒙驼王服饰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元,公司位于化德县服装创业园区,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羊驼绒絮片服装设计、生产销售,公司目前现有职工110人,其中服装设计技术中心5人,管理人员5人,技术工人50名,公司现有固定资产805万元,拥有现代化的厂房3000平方米,有服装专用设备120多台套,2016年生产羊驼绒絮片服装48万件,实现销售3400万元,是化德县羊驼绒絮片服装企业的典型性企业。
二、电商发展情况
近年来,该公司重视信息化建设,2016年投资60多万元建起了“内蒙古蒙驼王服饰有限公司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了销售市场网络化管理,通过智能化数字信息平台,对企业的生产、销售、采购、库存实现网络一体化管理,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资金使用率,同时强化了对全县服装销售网络的数字化管理,实现产品与市场、产品与消费者的对接,实现产品信息资源的共享,按时发布信息,面向全县服装企业服务,在互联网建立了专业的网站,宣传展示化德的服装产品,同时在网上建立起数字化市场营销结算中心,方便全县服装企业销售结算。并分别在阿里巴巴和淘宝开设店铺,当年网上销售服装40000多件。2016公司在天猫开设“蒙荣康旗舰店”,全年销售量达到10万件,网上交易额达到1295万元,2017年预销售量11多万件,网上交易额达到1350万元。同时电商平台的发展更好的带动了贫困人员的就业,为精准扶贫的工作尽绵薄之力。其中网店服务人员有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4名;包括美工2名,售前服务人员3名,售后服务人员1名,蒙驼王服饰服饰有限公司预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加大扶贫工作,招纳更多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企业工作,解决更多贫困户的就业问题。
三、扶贫帮扶工作
该公司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按照“村企合作”精准扶贫行动实施方案,公司成立5年来,为化德县培养了大量的服装技术工人,创造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全县服装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脱贫工作尽心尽力。2017年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人就业,6名电商从业人员人均年工资4万元;14名缝纫工人均年工资23000—24000元:8名副工人均年工资17000—18000元:4名打包工人均年工资为3万元左右;4名运输工人均年工资3万元左右。3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年内实现稳定脱贫。2017年公司计划吸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7人,其中:缝纫工27名,副工3名,业务员2名,打包工3名,运输工2名。通过聘请专业师资提供免费培训后实现快速上岗,确保年内稳定脱贫。
同时蒙驼王服饰有限公司在2017年6月份开始着手建设长顺镇德善村脱贫车间,7月20号正式投入生产,8月份每名工人工资已到手2000元左右。蒙驼王德善脱贫车间招纳45名员工,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42名。脱贫车间不仅为村里不方便外出打工的男性、女性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还为60—75岁左右的老人解决了就业问题,使之轻松愉快的度过晚年生活;同时开展电商销售,安置贫困人口1人,为村民网上代购工业品80多单。蒙驼王服饰有限公司脱贫车间计划在2018年招纳更多的贫困人员,为其解决就业和生活难题,带领他们走向脱贫致富道路。
蒙驼王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粉云女士代表公司对化德县白音特拉乡民建村单亲家庭、15岁的小姑娘王丹进行困难帮扶,该学生就读于化德县第三中学实一(10)班,44岁的爸爸因病不能劳动,母亲早年去世,家里有8岁的弟弟和65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全家人生活依靠政府救济和低保生活。去年4月,品学兼优的王丹不幸患上了紫癫,久治不愈,家中雪上加霜,张女士主动打探王丹就治的医院,为困境中的孩子送去爱心,捐助特步上衣、长裤、鞋子一身,并留下200元营养费用。
在2017年春节时,大街小巷,人头攒动,年味十浓,张女士代表公司来到了“精准扶贫”村朝阳镇新富村,带着价值6万余元的350套棉衣棉裤挨家挨户给村民们送去,暖了村民们的心,也为扶贫工作尽了绵薄之力。
展望明天,我们仿佛看到,正在精准脱贫路上的蒙驼王服饰有限公司带领着贫困人员挥洒着勤劳的汗水,借着电子商务进农村的东风,向着人生价值的极致高度攀登!
上一篇:
下一篇:
主办单位:锡林郭勒盟商务局 电话:0479-8224836 传真:0479-8220479 邮箱:xmswj2013@163.com